1
放弃牛津大学却成陆军上校
Carton de Wiart(卡尔东·德·维亚特)于1880年出生在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家庭,但他并没有在英国生活很久,6岁时就举家搬到了埃及开罗。他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律师,人脉极广,后又自筹资金组建了电气铁路公司,也正是这段生活经历让Carton de Wiart得以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
1891年,为了让Carton de Wiart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决定让他重回英国读书。在The Oratory School(欧拉托里中学)度过美好的中学时光之后,维亚特顺利考入了牛津大学。
在牛津求学期间,正值布尔战争爆发,英国急需士兵增援在南非作战的英军部队。Carton de Wiart深受鼓舞,选择中断学业,虚报年龄提交了一份入伍申请,这也是他踏入军事界的开端。
战争是残酷的,没过多久,Carton de Wiart就深受重伤,家中得知此事十分生气,父亲对其没有继续学业的决定十分生气,但最终还是默许了他回到军中。伤愈之后的Carton de Wiart加入了第二帝国轻骑兵团,由于他在作战中表现杰出,被晋升为一名少尉军官,后在1910年升任上尉。
随后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爆发,Carton de Wiart被借调至英属索马里地区执行治安作战,却头部两次中弹,左眼失明,几乎丧命。伤愈后又主动前往欧洲西线战场,一次夜袭作战让他的左手手掌被击穿,只得截肢。失明与断腕,Carton de Wiart似乎并不在意,反而愈战愈勇,也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他的自传《快乐的奥德赛》中,Carton de Wiart描述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尽管身上增加了这么多的伤口,但老实说,我非常享受这种感觉!”也正是这些伤口让他获得了英国军人的最高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一战之后,Carton de Wiart以荣誉准将的身份正式退役,但动荡的国际形势没有让他休息太久,1939 年秋天,59岁的Carton de Wiart 被召回军队,恢复了他以前的上校军衔,继续参加了波兰战役、挪威战役和南斯拉夫战役。
戎马一生,热血永恒,从军生涯让他无法拥有完整的学业和健全的身体,但却让他获得了功勋满身的荣誉,在战场上坚韧的意志与作战计划时清晰的头脑也让他鼓舞了很多军队,今天就和牛牛一起走进The Oratory School(欧拉托里中学),看看Carton de Wiart曾接受过怎样的教育。
2
学校介绍
The Oratory School(欧拉托里中学)成立于1859年,在2020年才正式转为男女混校,主要招收11-18岁的孩子。校内现有430多名学生,寄宿比例为50%,是一所小而美的学校。
学校位于大牛津郡南部的雷丁地区,虽然处于郊区,但交通十分便利,距离伦敦市中心仅有1小时车程,开车半小时就能到达希思罗机场,学校每周末都有班车送学生们去雷丁市区进行采购。
The Oratory School(欧拉托里中学)虽然是一所小型学校,但牧师关怀、课程设置与校园设施是十分出众的。学校有着卓越的体育传统,运动设施也十分完善,包括游泳池、体育馆、健身房、旋转自行车、草地网球、高尔夫球场、壁球场等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在泰晤士河上设置了一个船屋供本校学生划船使用。
除此之外,The Oratory School(欧拉托里中学)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参加运动队,每年都会在全英各地进行比赛,包括迪夫武器公园打橄榄球,在伦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参加巴斯杯比赛,在亨利帆船赛上划船。孩子们可以在比赛中充分体会到在团队协作的魅力,并获得个人成就感。这也不难理解Carton de Wiart为何会有如此强健的体魄了。
同时,学校还安排了体育旅行,每年孩子们都有机会到南非,巴巴多斯、或加拿大进行游学,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开阔自身眼界。
除了体育上的成就之外,The Oratory School(欧拉托里中学)在很多学术科目上的表现也十分突出,在2022年的A-Level大考中,有100%的学生在艺术与设计、拉丁语和日语上取得了A*-A的成绩,数学、英语文学、物理分别有83%、80%和66%的A*-A,可以说是各方面兼优的一所英国私校。
还有任何关于英国低龄留学的疑问
也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
进行一对一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