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2014亚洲百校排行榜出炉

2014-06-20 232 类型: 牛剑儿

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19日新鲜发布的"2014年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有18所大学入选前100榜单,仅次于20所大学上榜的日本;北大和清华跻身前10榜,分列第5、第6位。韩国有14所大学入选,位居亚洲第三。

 

《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参考了各大学的研究水平、教学水平、论文及研究引用情况、创业产业收入回报及国际化程度等多个核心标准,每年的排名不仅让各大学的学术水平状况更透明,同时也给予大学一个自我评估的框架。在制作今年排行榜的编辑菲尔·帕提看来,从今年的榜单中,可以看出亚洲教育首席大国日本的地位正被中国赶超;中国在科学类学位及论文产出方面,正发生“戏剧化”的进步,甚至远超欧美;印度的崛起也不容小觑,目前已经拥有世界第二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投入和经济发展以及人力上的优势,使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进步显著。

 

泰晤士报同时公布的一项由国家或地区入选学校数量评出的排名,日本仍居第一,中国紧随其后

 

北京时间6月19日凌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4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其中,日本有20所大学进入今年的百校榜,居亚洲各国之首;中国内地有18所学校入选,位居第二(去年的入榜学校数为1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跻身前10强,分列为第五名、第六名;韩国有14所大学进入榜单(进入10强有3所),位居第三。

 

在今年的榜单中,印度是颇为醒目的一个国家。去年,印度只有3所大学入选亚洲百校榜,今年提高到10所,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旁遮普大学,与中国的人民大学并列32名。泰国有2所学校入选,但马来西亚一无所获;中东地区入选大学分别来自伊朗、以色列、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

 

“数据标明,目前的教育力量正在向东延伸”,《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编辑菲尔·帕提说,“而2014年亚洲大学排名也正体现出了这种研发环境的变化。”

 

一名亚洲高校里的学生正在进行工程项目

 

 

教育力量的东进:全球15%的科学、技术学位在中国产出

 

以西方的标准来看,亚洲高等教育和科研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让人难以置信。尽管美国依然保持着全球最大的研发投资数量,——2011年的数据是4290亿美金,但由于亚洲经济的增长,其在全球消费中占到的比重正在下降。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在2001年至2011年间,美国的比重从37%下降到了30%,欧盟则下降了4点百分点至22%,而包括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在内的亚洲国家则从25%上升到了34%。

 

美国很快就注意到了一点:这样的数据其实代表了全球权力的转移。美国国家基金会年都会发布一个《科学和工程指标》,在2014的《指标》中,出现了一系列在美国人看来瞠目结舌的数字。

 

关于中国的部分是这样写的:“中国在过去10年里的研发速度每年保持着18%的增长,这将2011年的全球总量速度推动至了14.5%,比2000年高了2.2%。”

 

中国自己的回应:从2001年至2011年论文的发表量从3%达到了11%,几乎翻了两番;同一时期,大学从之前的每年授予50万个第一学位增长到了260万;——而美国只有170万;在2010年,中国几乎占到了全球550万个科学、技术学位的15%,——相比之下,美国只达到了10%,而欧洲则是17%。像这样的非同寻常的增长并不仅限于中国。

 

Ashok Thakur是印度高等教育部长,他描述了印度是如何在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之中维持平衡并保持在入学人数上的增长。目前,印度的入学注册人数达到了2700万。泰国国王科技大学校长Sakarindr Bhumiratana也提到,大学教育是泰国目前提高经济增长和走出中等收入困境的核心因素。

 

纵观整个亚洲,这些国家都在大学中投入巨大的资源,满足民众对教育的大量需求,并实现经济的增长。

 

“这其实也是我们创立亚洲高等教育排行榜的原因。”《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编辑菲尔·帕提说,“亚洲2014年的大学排名,也是我们提供丰富、全面的全球高等教育情况的关键部分。”

 

东京大学的课堂

 

亚洲各国高等教育“势力”的消长

 

日本在亚洲高等教育长久以来的独尊地位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这是《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编辑菲尔·帕提从排行榜里看到的另一个显著趋向。

 

日本高校今年有20所学校入榜,东京大学位列第一;然而比起2013年度的榜单却少了两所,中国大陆增加了三个名额,达到18所。

 

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萨米,曾任2006年-2012年世界银行第三方教育协调员,《世界一流大学的挑战》一书的作者。他说:“日本高校缺乏危机意识。他们通常满足于现状且没有紧迫感。顶尖学校会保持优异的表现,普通学校则自我满足。他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竞争的存在,所以部分学校‘落榜’了。”“而其他的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甚至沙特,都在努力提高自身水平。”

 

萨米的看法是,日本受到了结构性弱点的困囿。至少在东京大学里有人逐渐达成了共识:日本在高等教育上的优势无法得到保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金。

 

东京大学校长滨田淳一告诉《泰晤士报》:“资金和人力的充分使中国高校发展极快。在未来的十年内,他们可能在某些领域超越我们,不过这还需要时间。”

 

滨田认为日本高校的资金状况“紧张且困难”。在日本高校任职的工资并不高,难以吸引到国际人才。滨田认为,尽管日本拥有百年历史的顶尖学校,却并不能仅仅依赖于历史和名声,需要警觉起来应对挑战。

 

东京大学就在努力使收入多样化,增加非政府收入的资金比率。这样的措施能否帮助日本大学保持领先还有待考证,特别是当他们要与中国对科研建设的强有力投资相竞争。

 

在今年中国大陆的入榜学校中,除了北京大学下滑到第五名,清华大学保持第六,其他学校则稳步攀升:中国科技大学上升至第21位,中国人民大学由第41位跳跃到第32位,浙江大学上升到第41位,武汉科技大学从第58位升到第49位。

 

进入榜单的中国内地大学还有天津大学(第62位)、华东师范大学(第67位)、湖南大学(第81位)和同济大学(第87位)。

 

这样的优秀表现并不新奇。在《泰晤士报》最近的文章中,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国际高等教育教授西蒙马金森写道,中国“正在戏剧性地发展、成长”。总体来说,中国科研论文的发表每年增长15.6%,远超3%的世界平均水平。

 

他指出,中国在高校科研上的投入专注于城市建设、交通、通信、能源;工程、电脑科学、化学等领域。在化学领域,2012年中国有全球17%的论文产出,而美国只有16%,由此可见中国的排名上升不足为奇。

 

新加坡的大学教育也是独树一帜——尽管排行榜内只有两所院校,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排名11位的南洋理工大学,但二者在国际排名中迅速窜升。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将成功归因于“对学术、教职工、学生、领导团队及其工作影响的专注和坚持不懈。”新加坡大学的独特在于追求教育的开拓创新。这对未来相当有价值:科研产出,针对亚洲或国际问题跨领域工作的影响力加强,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得以建立。

 

韩国也是亚洲高等教育和科研成功的典范。2011年,韩国的科研开销为600亿美金,支撑着顶尖学校的排名晋升。韩国总共有14所学校在今年的排名中出现,其中有三所名列前十。

 

首尔国立大学是前排中晋升最快的,从2013年的第八名到今年的第四名。其次是韩国先进科技学院。从第10名上升到第8名。

 

 

印度的崛起:与中国缩小距离

 

不过也许2014年度亚洲大学排行榜最耀眼新星是印度。去年,该地区只有三所大学入围世界前一百。近年来,急速改进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的介入,今年印度将10所大学捧进了榜单。

 

旁遮普大学(综合排名第32位)在印度电力学方面处领先地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如此)。该国接下来的6个学校皆是印度享有盛名的科技大学(由世界排名第45位的印度理工大学卡拉普分校领衔),尾随其后的是新入榜的印度理工大学马德拉斯分校(综合排名第76位),阿里格尔穆斯林大学(第80位)与尼赫鲁大学(第90位)。

 

印度高等教育部部长Ashok Thakur说,对于印度是否需要为排名拼尽全力,一直以来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适当地跻身世界大学排行榜是积极有效的“最终方案”。

 

印度如今已经拥有世界上第二大高等教育体系,超过两千七百万的在校注册生。入学注册人数超过了2010年美国的注册人数。从那之后,印度和拥有世界上最大教育系统的中国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凭借着比中国更庞大的青年人口基数以及仍然增长的势头,印度将会很快超越它的东方邻国。

 

事情变化得极快:七年前,印度还在努力要取得12%的总入学比率,但是现在这个比率已经突破了20%。2020年以前达到30%的目标似乎在意料之中。

 

当印度在1947年获得独立时,只有20所大学和大约500所大专院校。现在有723所大学和大学级别机构,37204所大专院校和11356所大专级别机构。这个国家拥有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一些新机构几乎每天都在兴建中。

 

在过去的十年内,印度经济迅速增长,创造了许多需要高学历的新工作。年轻人的抱负渴望也在与日俱增,所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十分巨大。幸运的是,印度院校有动力去满足这样的需求。

 

扩张确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对于教学质量有越来越多的担忧,特别最近教学机构的大幅增长。印度已经制定出了一个多管齐下的策略来应对教学质量的挑战,包括填补高校科研人员短缺,解决学术标准和问责制的问题,更高效地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管理问题,以及增加经费并更合理使用。

 

印度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已越来越突出

 

排行榜实质意义:亚洲大学的战略框架

 

尽管很多人对世界高校排名体系充满排斥,甚至恐惧,但它总是在那儿,而且不可能因为主观愿望而消失。而从印度这样的国家的教育进步历程中,你可以看到“排行榜”对一个区域教育进步的影响和实质帮助。

 

世界排行榜中所衡量的国际合作其实是亚洲未来的关键。有很多高等学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最顶尖的学校之一:只要用对了方法,其他学校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汤森路透公司的数据表明,亚洲大学提供的数据研究内容正在不断的增长,甚至在某些领域优于其他国家的大学。而这些领域通常与国家支持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相同,比如韩国的材料科学。

 

的确也有某些亚洲大学的研究领域很偏僻,不便于在全球寻找学术研究伙伴,这很可能成为亚洲大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障碍——因为全球合作是创新发明和高质量学术研究的催化剂。

 

亚洲的大学只有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努力融入全球化的环境中,更主动地与其他国家的学者进行合作,才能够取得进步。

 

像这样的合作包括合著论文、进行交流计划以及与海外国家建立联合的实验室。对于学者来说,在世界级的学刊上发表论文以及出席全球知名的会议也十分重要。

 

亚洲的大学需要制定自己的战略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高等大学排名》的四个主要因素:教学水平、研究、知识的转移、全球化情况都应当包括在内。他们必须持续关注全球的趋势,并且基于所制定的战略框架,根据自身的强项和弱势进行评估。

 

印度曾长时间纠结于是否要参加世界大学排名。最后,争论被印度总理普拉纳布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终结。他明确地把参加世界大学排名作为一项政策,规定国内所有的高校都必须尽心竭力地参与排名。

 

在过去的两年内,高等教育人力资源部已积极地推进印度大学和院校加入世界排名,比如,印度理工学院理事会,这所拥有16所印度技术学院的顶尖机构已经决定系统地参与排名。

 

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的印度机构将会与测评机构合作,从而进行自身评估和基准测评。他们将共同合作让排名方式变得更加透明,更加与印度相关。

 

每所中央资助的机构都会指派一名资深人员负责收集排名数据,高等教育人力资源部门将会积极地资助更多讨论和培训班。与大学机构合作,制定未来共同的发展策略。

 

比如,因为需要参考排行榜的标准,印度逐步增强了高校博士和博士后的项目实力。再比如,因为大量的国内研究是在高校系统外完成的,所以大量国家研究实验室的产生将对高等教育发展大有裨益,不仅能填补学术职位的空缺,还可以加强高校研发实力,以及与行业和创业进行对接。

 

中央大学另一项受欢迎的举措是,努力填补职位空缺和实现该部1:15的教职工与学生比例。

 

通过精确收集并分享世界学术水平的数据,来提高印度大学的质量,使它们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加惹人瞩目,这一做法切实可行,亚洲他国也曾有此先例。

 

 

2014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

 

1、东京大学(日本)总分76.4

2、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总分72.4

3、香港大学(中国香港)总分65.3

4、首尔国立大学(韩国)总分65.2

5、北京大学(中国大陆)总分65    

6、清华大学(中国大陆)总分63.5

7、京都大学(日本)总分63.2

8、韩国科学技术院(韩国)总分62.9

9、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香港)总分62.5

10、浦项科技大学(韩国)总分61.7

11、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总分57.2

12、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总分52

13、东京工业大学(日本)总分50.8

14、台湾大学(中国台湾)总分49.2

15、大阪大学(日本)总分49

16、日本东北大学(日本)总分48.5

17、延世大学(韩国)总分45.1

18、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以色列)总分45

19、海峡大学(土耳其)总分44.3

         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总分44.3

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大陆)总分44

22、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总分43.7

23、高丽大学(韩国)总分43.3

24、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土耳其)总分42.7

25、复旦大学(中国大陆)总分42.7

26、以色列理工大学(以色列)总分41.7

27、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总分41.6

28、东京都立大学(日本)总分41.6

29、中东技术大学(土耳其)总分41.5

        名古屋大学(日本)总分41.5

31、比尔肯大学(土耳其)总分40.3

32、印度旁遮普大学(印度)总分40.2

33、人民大学(中国大陆)总分40.2

34、台湾交通大学(中国台湾)总分39.6

35、香港理工大学(中国香港)总分39.5

36、南京大学(中国大陆)总分38.9

37、沙立夫理工大学(伊朗)总分38.8

38、台湾清华大学(中国台湾)总分38.6

39、东京医科牙科大学(日本)总分37.7

40、土耳其科克大学(土耳其)总分37.1

41、浙江大学(中国大陆)总分35.3

42、香港浸会大学(中国香港)总分35.2

         筑波大学(日本)总分35.2

44、成功大学(中国台湾)总分34.3

45、印度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理工学院(印度)总分33.9

46、台湾中山大学(中国台湾)总分33.7

47、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陆)总分33.6

48、北海道大学(日本)总分33.4

49、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大陆)总分33.1

50、国王科技大学(泰国)总分33

51、九州大学(日本)总分33

52、台湾科技大学(中国台湾)总分32.5

53、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沙特阿拉伯)总分32.3

54、“中央”大学(中国台湾)总分32

55、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印度)总分31.9

56、中山大学(中国大陆)总分31.7

57、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台湾)总分31

58、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沙特阿拉伯)总分30.2

59、汉阳大学(韩国)总分30.1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印度)30.1

         印度理工学院-卢克里分校(印度)30.1

62、天津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9.9

63、顺天堂大学(日本)总分29.8

64、武汉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9.4

        庆熙大学(韩国)总分29.4

        早稻田大学(日本)总分29.4

67、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8.5

        法赫德国王石油和矿业大学(沙特阿拉伯)总分28.5

69、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8.4

70、台湾师范大学(中国台湾)总分28.2

71、大阪市立大学(日本)总分28.1

72、庆应义塾大学(日本)总分28

         首尔市立大学(韩国)总分28

74、广岛大学(日本)总分27.9

        印度理工大学古瓦哈蒂分校(印度)总分27.9

76、梨花女子大学(韩国)总分27.6

         印度理工大学马德拉斯分校(印度)总分27.6

         贾达普大学(印度)总分27.6

79、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7.5

80、阿里格尔穆斯林大学(印度)总分27.2

81、湖南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6.8

82、玛希敦大学(泰国)总分26.7

83、台湾亚洲大学(中国台湾)总分26.6

         德黑兰医疗科技大学(伊朗)总分26.6

85、伊斯法罕理工大学(伊朗)总分26.2

86、贝鲁特美国大学(黎巴嫩)总分25.8

87、同济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5.7

88、神户大学(日本)总分25.6

89、庆北国立大学(韩国)总分25.5

90、尼赫鲁大学(印度)总分25.3

91、元智大学(中国台湾)总分25.2

92、西江大学(韩国)总分24.9

93、阳明大学(中国台湾)总分24.8

94、岗山大学(日本)总分24.5

95、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陆)总分24.2

96、金泽大学(日本)总分24.1

97、中原大学(中国台湾)总分24

98、千叶大学(日本)总分23.9

         釜山国立大学(韩国)总分23.9

100、中央大学(韩国)总分23.7

标签: 学校排名
  准备好了吗 ?

帮您规划孩子的精英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