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伊格内修斯学校的学习生活

2014-05-18 281 类型: 牛剑儿

这次赴澳旅途中最精彩的一部份就是来到悉尼的圣伊格内修斯男校。我也拥有了一周“深入”校园的学习生活,在这所悉尼最出色的男子中学里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用两个词概括:难忘+美好。

 

圣伊格内修斯男校可以说是悉尼最出色的学校,而接待我的澳州学生Julian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优等生。每天跟着他到处在学校“飞速穿行”于硕大校园的各个教室、办公室之间,上课一丝不苟地听老师讲课,课余再随他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或训练……和自己团里的那些无忧无虑开开心心享受生活的中国朋友们一交流,我可以说是真切体验到了一个澳洲高中生的生活,而且还是一个优等生的学习生活。每天面对那么多听不懂的课、看不明白的板书,在些许的郁闷之余我也认真享受着在这里的每一天,“澳洲教育”在我的脑海里也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初进学校

也许是因为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所很出色的学校,总之圣伊格内修斯不是一般的大。在地图上学校的面积要比悉尼动物园大出好多,在校园里参观一圈怎么也要1个多小时。气派的教学楼,现代化的体育馆、图书馆,教会学校特有的教堂,礼堂、码头,还有那一堆数不过来的操场、篮球场,呵呵,刚一进入这里就感觉被幸福包围着了。

 

上下学:火车+校车

 

学校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个超级大超级棒的家。Julian介绍说这里有很多住宿生,每学期都住在学校,其他走读的学生基本都住在悉尼,不过方向会比较分散。学校专门有校车接送学生,大多数学生都自己乘短程的公交车或火车到校车站,然后就可以直接到学校了。我上学期间早上都是家长开车先送到校车站,下午妈妈开车来接,中间只有一次放学是由校车换乘火车,也算小小体验了一下。

 

校车其实就是学校租的城市公交车。车站也是固定分散的几个,只是班数比较频繁。因为不同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到校时间不同,有些时候乐团或体育训练要很早到校,有些时候难免会起晚,不过从6:30到8:00左右都会有校车,因此早上上学不会很赶,只要保证在一定的时间段到校车站就好。

 

在校车站有负责管理的学生维持秩序,不过每次根本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大家来到车站都会自动排成一列站好,安静地等待,有序地上车。这么和谐的一幕也算是城市的一道风景吧。

 

来到学校的第一天,走到哪都能听到无数的“你好”,抬起头总能看到男生们一张张友善灿烂的笑脸。走到楼梯口,他们会主动让女生先过(当然,学校里我们是唯一的女生)学生的热情友善和绅士风度从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也许是偏见,或者是教育观念上的不同。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是以轻松随意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中国严格的规定。可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在学校里男孩子们吵吵闹闹,可是体育场上狂奔、野性十足的他们进了课堂又是另外一种表现。

 

也许课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少。是这样没错。而且每个学生在学期初都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自己选课,所以上每节课的同学都是不固定的。因此就有了我跟随“优等生”“飞速穿行”于各个教学楼教室的情况,和中国的大学是一样的。课堂上纪律很好,偶尔有问题大家会很轻松随意地讨论,很和谐有序。有任何疑问都需要举手,老师并不允许任何学生打断。所以如果老师顾不上或这一刻不想回答问题,无需说明也无需停止,学生自动举手一段时间就会放下,继续听老师往下讲。

 

走进课堂

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除了我们中国学生学校有的,还有:表演,戏剧等专业课程。目的是为今后进入大学做准备。接待我的“优等生”同学这学期有:历史,物理,化学,英语1(他们的语文),英语2(主要讲哲学等)数学1(代数),数学2 ,宗教和自习。除了宗教课是必修的,其他都是他自己选的课,而我这一周的时间刚好把这些课都听了一遍。

 

社团活动

我一直认为国内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的课余安排。在澳洲,每个孩子都有一两样自己擅长的乐器和体育项目,并且每周有固定的社团活动和训练。我住家的Julian在乐团是长笛手(和我一样),同时弹得一手好钢琴,还懂一点点吉他。体育方面他是竞走运动员,同时在海边学习冲浪和救生。每周一早上、下午和周五下午都有乐团训练,每周三是海边的冲浪和救生培训,每周四有钢琴课。每个周末早上都要参加体育比赛(竞走)。他11岁的妹妹为悉尼大学少儿足球队踢球,很厉害,兄妹俩都是跆拳道黑带。我很佩服这么多才多艺的他们,但是仔细想想,在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是如此,所以就什么新鲜的了。

 

同他们相比,我觉得中国孩子缺少的就是一种“专一”。在国内,从小家长就要求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一点错没有,但正是因为他们想要我们成为太全面的人了,所以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兴趣和天分就不能完全展露出来。就好比在学校,所有的科目是全体学生都必须要学的,而在这里则是学生们自己来选课,制定自己的课表和学期计划。“人生规划”这样的东西也许就是一直伴着他们成长的。所以无需在某个特定的阶段去刻意安排自己未来的道路。

 

我们总在说“中国孩子什么都学,但哪科都不一定多么拔尖”。而国外人们的普遍想法是:“一个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物理学的差那是必然的”。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获得那么多的奖项,但是当那些外国孩子从小发现并按照自己兴趣一步步走向前的时候,他们总会抬起头信心十足地说“妈妈,我将来要做物理学家”,妈妈则一定会微笑着说“好吧,你一定可以”。

 

中国这几年也正在实行教育改革,也许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任何事情也都有一个开始。能够有所改变,当然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同样相信并期待中国的教育今后像美国、英国一样处在世界领先位置,让无数海外的学生慕名而来。只要相信,我们就可以改变这一点~努力吧

  准备好了吗 ?

帮您规划孩子的精英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