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宴会上看到她,对她的美丽心生敬畏,喜爱但又欲说还休,只对她留下一句:“她是上帝的杰作,我远观即可。”的评价。费雯.丽,电影史上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影后的英国女性,是英国国宝级电影演员,是优秀的舞台剧演员,更是百年不遇的英伦淑女。今天就跟牛牛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美人,看看她的成长经历是如何将她塑造成又一位“乱世佳人”的。
1.首位英国奥斯卡影后
1913年,一位原名为薇薇安.哈特莱的女孩在英属印度大吉岭出生了。费雯丽从小成长于上流社会,长相出众,颇受众人喜爱。在费雯丽出生的第二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她整个童年都在战争中度过。
费雯丽童年照
为了可以让这位贵族小姐受到正规教育体系的培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她的父母忍痛割爱,将费雯丽送到英国去接受完整的英国教育。
费雯丽6岁便在Woldingham School开始了寄宿生活,并在这所总占地面积有700多英亩,只需三十分钟就能坐火车直达伦敦,地理位置绝佳,风景优美的校园内,种下了英伦淑女舞台梦的种子。
费雯丽在这所寄宿学校中,接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淑女教育,通识古典著作,涉足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并广交好友。更重要的是,学校秉承着严苛的规章制度,坚持小班教学的课程设置,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育人理念,让费雯丽习得了自律的品格,使她日后的演艺生涯,深受这一品格的影响。
作为一名英国女演员,在她影史上最出名的两个角色,都是扮演美国南方女人。
当时《乱世佳人》正在筹拍,制片人在经历了六千多人的筛选之后,又将选出的近两百位女明星一一试镜,仍是无法找到那位坠落在人间的乱世佳人。25岁的费雯丽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托友人帮忙联系制片人试镜,在第一次会面的现场,费雯丽一眼便被制片人相中,认定了她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斯嘉丽。斯嘉丽身上受过淑女教育的大家闺秀气质,干练中又不失狡黠的性格特征,同时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和我行我素,通通都在这位英国女士身上体现出来了。
多年后,米伦回忆起这惊鸿一瞥,依旧忍俊不禁,啧啧赞叹道:“我看到了自己寻觅已久的、活生生从书里走出来的斯嘉丽。”。
《乱世佳人》剧照
26岁的费雯丽一夜成名,众望所归的拿下了奥斯卡影后的桂冠,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影后的英国演员。此后,她所参演的《断魂蓝桥》、《蝴蝶梦》也都相继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
《魂断蓝桥》剧照
2.淑女教育
费雯丽6岁便在Woldingham School(沃丁瀚学校)开始了寄宿生活,学校始建于1842年,也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女校之一。在1946年的时候,学校搬迁至现在的新址,位于马登公园。学校招收11-18岁的女生,是一所英国传统的私立女校。现在的在校学生约有600名,其中包括寄宿与走读的学生。学校距离希思罗机场约50分钟的车程。
虽然学校带有浓厚的天主教色彩,但校方并未因为宗教原因限制招生,或是把宗教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相反,学校热烈欢迎不同背景的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在教学质量方面,学校的学术成绩同样也是十分不错的。在2021年,学校的GCSE成绩表现优异,A-A*的比例高达80%。A-Level的成绩同样发挥出色,A-A*的比例竟然高达90%。
学校文理兼优,不仅在科学、经济学和数学方面成绩尤为突出,在人文和语言学方面也极其优秀,大部分毕业生都可以顺利进入到英国的顶级大学。同时,学校也为致力于考牛津和剑桥的学生提供特别协助。
招生官带领牛剑儿老师参观学校
另外学校也是一所出色的艺术名校,校内常有合唱团、管弦乐队、舞台剧等大型艺术活动。除了主课程外,学校还开设了许多实用又别具一格的课程:射箭,网球,赛马,芭蕾,陶艺,戏剧,击剑,高尔夫甚至还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校内就可以锻炼商业头脑的 ‘Own your business‘的社团活动。这一些列的课程以及社团活动为具有运动、音乐或艺术天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酣畅淋漓发挥天赋的舞台。
学校剧院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活动与课程的地点并不仅限于英国,会不定期的到欧美各国进行交流性表演,因此学生们在参与艺术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充分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得以用一颗多元兼容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不同,挖掘世界各个角落的隐藏色彩。当然,这也是让费雯丽,一位典型的英国女性,成功通过塑造两名美国南部女性,摘下两届奥斯卡影后荣誉的原因之一。
3.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对于费雯丽来说,自小就追求极致,不断自我突破的性格,让她放弃了自己的优势,追随第二任丈夫奥利弗奔赴了戏剧表演的道路。
费雯丽用爱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去演绎了一段舞台梦。虽然戏剧表演不是费雯丽的优势,但自小便在英伦学校中受过戏剧课程熏陶的她,很快的便在这一领域达到了万众瞩目的卓越成就。
可丈夫奥利弗因为在戏剧舞台的杰出贡献获得英女王授予的骑士爵位,一个无人企及的程度。“爱他就要超越他”,这简短的七个字,逐渐成为了费雯丽的心魔,让她的精神状态时常濒临失常状态。
雪上加霜的是,在1944年她不慎在《克丽奥帕特拉》的拍摄现场中摔倒,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这次流产直接导致了她第一次彻底的精神崩塌,同时这次流产也间接为她第二个夺得奥斯卡影后的角色进行了铺垫。
可费雯丽并没有因此中断自己的演艺事业,反而更加积极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在费雯丽38岁那一年,她凭借着《欲望号街车》的白兰芝,通过又一次演绎美国南部女性,获得了奥斯卡影后的奖杯。与斯嘉丽不同,白兰芝是一位彻底悲剧的人物,她狼狈不堪、愤怒嫉妒、且歇斯底里。
费雯丽在《欲望号街车》
同剧组演员马龙·白兰度说到:“她和白兰芝是相似的,尤其是在她精神恍惚的时候,如果别人是演角色,那她生活在角色里。”,她以毁灭自己精神世界的方式,将自身的磨难回馈到虚构角色的灵魂当中,再把角色的痛苦融入到自身的现实世界当中。斯嘉丽再次成功塑造出了世界影史上的又一经典符号,可这次成功的背后,迎来的却是自我人生的破碎。
费雯丽的精神失常已经到达了极其严重的地步,她的爱人已经无法再容忍这段支离破碎的关系。1958年10月,奥利弗终于向费雯丽提出了离婚。饱受病痛与离婚风波的费雯丽在年过50之际依旧美丽。时光在她身上岁月的痕迹,生活中千锤百炼的痛也并未因她的美貌而手下留情,但她风韵犹存,荧幕前的她仍是那位一枝独秀的英伦淑女。
费雯丽逝世于1967年,享年54岁。她的母亲, 墓志铭上刻印着这样一句话:“死神,你可以夸耀了,一位绝色佳人已为你所有。”其实细看费雯丽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另一位乱世中的佳人呢。她们都集美貌、能力以及坚强于一身,两位划时代的女性,在不同的时空中,又再次交汇在了一起。
尾声
费雯丽用一生去谱写了又一位乱世佳人的传说。无论是爱情,还是演艺事业,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她都尽全力的追求,务必做到极致,深受英伦教育的影响。
第一次的离婚、家庭破碎,没有让她对生活感到绝望,反而让她再次回归到了电影事业中,并一举成名获得了奥斯卡影后;第二次的婚姻不幸,让她遭受流传,在精神世界近乎毁灭的状况下,她再次创造出了又一个世界影史上的经典符号,以《欲望号街车》获得人生中第二尊奥斯卡影后。
这正如她所饰演的角色斯嘉丽,在电影的结尾,斯佳丽站在台阶上,在绝望之余又燃起了希望:塔拉庄园,我的家!我要回家。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回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还有任何关于英国低龄留学的疑问
也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
进行一对一专业咨询